Author: 環資會

中文計畫名稱: 110-111年生活中化學物質科普知識推動暨風險溝通計畫 英文計畫名稱: Project on Promoting the Chemicals Knowledge in Life and Chemicals Risk Communication 計畫編號:-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包含共同、協同主持):洪榮勳、吳春滿、朱婉如 執行時間: 110/07/09 - 111/11/15 中文摘要關鍵詞: 化學知識宣導、風險溝通、多元媒體 英文摘要關鍵詞: chemical knowledge translation, risk communication, multi media 中文摘要: 本計畫完成維運及擴充化學局化學知識地圖網站,包含拋轉功能、化學知識地圖兒童版規劃、編撰全球化學事件回顧文章85篇(含加值5篇)、新增20個網站連結於「知識學堂/前瞻新知」、12篇主題操作文案、40則綠色生活專區資料、20項「遊戲互動區」生活用品,並透過Google Analytics 整合網站相關數據,提出網站精進建議。 完成設計文宣並利用多元管道與新興媒體,進行化學物質風險溝通,已完成生活中的化學物質社群平臺維運相關工作,並提交分析週報月報,維運期間共增加25,000粉絲人數。完成建置及維運化學局LINE官方認證帳號(藍盾),並製作完成LINE@貼文共25則,粉絲人數為4,685人。已於網路或平面媒體進行化學局指定生活中的化學物質資訊或政策宣導刊登13則(含加值1則平面媒體與4則網路媒體),協助數位電子看板規劃及製作7則燈箱廣告(含1則加值小心環境荷爾蒙燈箱)。 完成轉譯化學資訊並建構文字化、圖像化、影像化的化學知識工作,包含完成編印2022年與2023年桌曆各1式、製作原生貼文51則(含加值1則綠色化學犇向永續貼文)、編撰化學科普專欄文章18篇、編製綠生活居家安心與辦公安心手冊2本。 完成協助化學局運用媒體力量,從不同角度傳遞生活性化學議題,已完成3支化學物質風險溝通影片,並完成1場次新媒體溝通人才培力營。 依據我國、世界各國及組織風險溝通相關資訊編撰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證照訓練課程教材,課程內容為3小時課程,教材內容包含課程講義及簡報,並加值製作160題考題。召開10場次文案專家學者審查會議,每場次專家學者至少3人出席與會。其他配合事項包含:配合參與12場會議,並依化學局需求完成共22項交辦工作。 英文摘要: This project completed the website maintenance and expansion of the Chemical Knowledge Map of the Bureau of Chemistry, including the data transfer, Chemical Knowledge Map edition for children, 85 review articles on global chemical events (including 5 bonus articles), and 20 new links to the "Knowledge Classroom" /Foresight and New Knowledge", 12 themed operation copywriting posts, 40 green life posts, 20 "game interactive area" daily necessiti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website with website-related data embedded with Google Analytics. The "Chem Life" community has achieved an increase of 25,000 fans, by designing the literature, and implemented chemical substance risk communication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and emerging media. The community maintenance was conducted and weekly and monthly analysis reports were provid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E Official Account (Blue Badge) of the Bureau of Chemistry with 4,685 subscribers, and uploaded of...

計畫名稱:2022年土壤及地下水國際交流合作計畫 計畫編號:111A221 計畫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 計畫主持人(包括協同主持人):黃智、陳士賢、林財富、林威州 計畫期程:中華民國111年09月20日起112年02月28日止 摘 要 本項「2022年土壤及地下水國際交流合作計畫」,延續歷年環保署致力於土壤與地下水環境保護相關國際交流工作的推動理念,籌劃與執行多項國際交流工作,期間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以多元的會議辦理方式,完成各項國際交流業務的推動與辦理,相關重要成果摘述如下: 本計畫於2022年12月14-15日辦理臺美技術講習會,採實體混合辦理,臺美講習會主題為2022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Model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for Contaminated Sites,現場共216人參加、線上Webex共26人報名,YouTube瀏覽人數(至2023年1月10日)第一天講習會觀看人數共338人次,第二天講習會觀看人數共173人次,本次會議出席線上線下總人數超過540人次,未來若以線上或混合方式辦理,將可以持續努力提高外國與會者線上參與人數,以可以更加擴大會議影響力;並於12月16日辦理ReSAG事務會議採我方實體、會員國線上參加方式,共有8國15人參加,會議中推選2023-24年主席與副主席國,全員通過由我方續任主席國、泰國續任副主席。另,本計畫本年度並辦理3場ReSAG線上工作會議。 臺韓土壤及地下水技術合作備忘錄於計畫期間收到韓方來信告知,決定不再續簽合作備忘錄並肯定過去十年臺韓交流工作之成果,會將交流重心轉至ReSAG工作小組。我方發信回覆尊重後續交流方式,並就雙方多年交流合作基礎下於ReSAG平台持續交流,相關合作備忘錄程序將依外交相關規定辦理。 本計畫於2022年12月13日由我方舉辦臺越第5次指導委員事務會議,本計畫於籌備期間與越南召開工作階層視訊會議討論活動辦理方式,經越南告知,越南因環境部組織改造等重要事務,考量時間及人力等因素,故本年度指導委員事務會議附帶之技術論壇暫停舉辦,並建議於2023年越南主辦之第6次臺越指導委員事務會議合辦。 本計畫於2022年12月20日以視訊方式舉辦2022泰臺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技術論壇,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污染防治局合辦,並由泰國主導活動進行及主持活動,並開放我方與泰方環保機關、土壤及地下水產業界線上參與。 “The 2022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Technical Experiences on Remediation for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oject” was a continuous effort for Taiw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TWEPA)to carry out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regional and bilateral, in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hile impacted by the pandemics of COVID-19, the plan and execution of diverse meetings and workshop have been highly constrained. The project team has managed to complete the events in time either virtually or physically and the objective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success. The major accomplishments include: the Technical Workshop for the Taiwan and U.S.A. cooperation program was held between December 14 and December 15 in 2022. The workshop was arrang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physical fashions. There were 216 attendants in the physical one while there were 26 applicants and on-line viewers on the Webex platform. As on January 10, 2023, the cumulative...

本計畫協助環保署培育風險溝通暨跨領域溝通整合之人才,於111年8月31日至9月2日完成辦理「111年多元溝通人才培力營-基礎班」1場次、於111年9月20日至9月22日完成辦理「111年多元溝通人才培力營-進階班」1場次,並分別產製基礎班、進階班之培力營成果手冊各1式,以及完成基礎班、進階班活動側拍紀錄片各1支。 另本計畫也協助化學局製作各年齡層均適合觀看之科普電子影像化教材1式,長度至少2分鐘,完成並公開於化學局局網,作為環境教育教材之用途,提升民眾化學物質風險知能,深化風險溝通機制。  ...

計畫名稱: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 計畫編號:111A231 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邱繼偉(李元陞) 計畫期程:111年7月7日起111年11月30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空氣品質滿意度調查、空氣污染防制政策、管制策略宣導 英文摘要關鍵詞: Air Quality Satisfaction Survey,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 Control Policy, Publication Of Ai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摘要 藉由本次「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本計畫已初步掌握民眾對於我國空氣品質施行成效之現況滿意度與聚焦關切議題,而本次問卷調查作業總計回收1,369份有效問卷(面訪175份、網路1,194份),相關重點回饋包含有民眾有感/待改善政策措施、陳情案件處理滿意度、空品監測網應用情形等;而由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雖近年各縣市空氣品質改善工作已逐見成效,惟多數民眾對於相關空氣污染物削減、空氣品質改善效益等瞭解情形與感受性仍稍嫌不足,顯見相關空品改善成果與民眾有感度之鍵結度尚有提升空間。 有鑑於此,本計畫亦配合前述問卷調查之結果,辦理1場次空氣污染防制政策溝通研討會,並邀請本次調查成果應用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我國空氣品質管制策略實施行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結果,透過諸如「提升民眾好感度(新媒體科普傳播技巧)」、「空氣污染成因(大氣能見度與衍生污染物)」主軸等專題演講內容,提升環保署及各縣市環保機關對於相關推動政策之溝通效益,以凝聚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對於我國空氣污染改善共識,進而擘劃我國空氣品質改善之可期願景。 前 言 臺灣由於經濟成長迅速,於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各項空氣污染物質,導致自然環境危害並造成民眾健康之影響,而有關空氣污染物的產生也與能源使用、產業製造、交通運輸、廢棄物露天燃燒、建築營造及民眾活動等許多面向密切關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21年9月所發布之全球「空氣品質指南」(Air Quality Guidelines, AQGs),針對空氣污染之建議,應讓人群減少暴露於空氣污染之下,並進一步提出相關人體健康基準之各項污染濃度建議值。而包含上述空氣污染情形,各式環境污染儼然已成為全世界及我國重要的議題。 為完善各項環境污染之因應策略與對應機制,我國環保機關早已積極採取各項管制作為,以降低環境各種污染,也因空氣污染的來源眾多、成因複雜,包含地形、氣象、經濟活動等因素,單一管制作為不易有成效,使得空氣品質改善的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與任務;故環保署2022年施政計畫即著重於清淨空氣、循環經濟、改善水質、永續世代、友善環境,以及綠色生活等施政主軸,建立完善之政策及法規並落實施行,以跨部會合作、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方式,實現我國空氣清新、減緩氣候變遷及健康永續之目標願景。 而藉由年度問卷調查工作執行,本計畫已依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具體分析與建議,並於11月25日辦理1場次空氣品質防制政策研討會,會中則邀集中央與地方環保單位及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我國空氣品質相關管制策略實施情形與民眾關切之調查結果,最後並彙整相關與會人員回饋建議資訊,以提供環保署用於各項污染管制措施之擬定參考。 執行方法 進行民眾空氣品質滿意度、意向調查及宣導 設計空氣品質滿意度及意向調查問卷,以全國22縣市為調查範圍,針對不同區域特性之民眾設計問卷,包含移動污染源交通熱點、港區、工業區等三大污染源場所周邊之居民,再進行滿意度及意向調查,問卷內容經專家學者效度檢核及預試後,才進行正式施測。問卷題目至少20題,至少完成1,200份問卷並提供有效問卷之受訪民眾每人文宣品1份。 辦理1場次空氣品質防制政策研討會 依循前述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具體分析與後續政策推動建議,透過辦理1場次空氣品質防制政策研討會,邀請本次調查成果應用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我國空氣品質管制策略實施行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結果,以提升環保署及各縣市環保機關對於相關推動政策之溝通效益,並進一步凝聚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對於我國空氣污染改善共識。 結 果 藉由本次「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計畫執行,工作團隊已初步掌握民眾對於我國空氣品質施行成效之現況滿意度與聚焦關切議題,而本次調查總計回收1,369份有效問卷(面訪175份、網路1,194份),相關重點回饋包含有民眾有感/待改善政策措施、陳情案件處理滿意度、空品監測網應用情形等;而由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雖近年各縣市空氣品質改善工作已逐見成效,惟多數民眾對於相關空氣污染物削減、空氣品質改善效益等瞭解情形與感受性仍稍嫌不足,顯見相關空品改善成果與民眾有感度之鍵結度尚有提升空間。 有鑑於此,本計畫即辦理1場次「空氣污染防制政策溝通研討會」,並邀請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共同與會,會中除分享本次問卷調查回饋成果外,亦透過諸如「提升民眾好感度(新媒體科普傳播技巧)」、「空氣污染成因(大氣能見度與衍生污染物)」等專題演講內容,以增進空品維護工作相關從業人員之政策溝通效益,凝聚中央及地方空污防制工作執行共識,進而擘劃我國空氣品質改善之可期願景。 Through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Air Quality Control & Public Opinion Survey this time, the task force began to master the general public's satisfaction and issues of concern for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air quality control in Taiwan. Among a total of 1,369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in return (from 175 face-to-face interviews and 1,194 online survey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edback includes the general public's satisfied/disappoin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handling of individual petitions, application of air quality network, etc.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time, despite the improved air quality in various counties and cities over the years, most people still hav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sensitivity to the reduction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 benefits of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Apparently,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to bridge the gap...

計畫名稱:111年淨零綠生活訓練推廣工作計畫 計畫編號:111-019 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龔威誠 (李元陞、吳春滿) 計畫期程:111年09月01日起111年12月15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淨零綠生活、推廣訓練課程、2050淨零轉型 英文摘要關鍵詞: Net-Zero Green Life、Extension Training Course、The 2050 Net-Zero Emissions Transformation 摘要 本計畫協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執行111年淨零綠生活訓練推廣工作計畫之委託專案。透過工作計畫跨不同族群進行淨零綠生活轉型推廣訓練,其中包含綠生活種子人員推廣訓練課程,透過實體與線上方式,培育淨零綠生活轉型訓練夥伴,共同激盪、集思廣益,創意綠生活推廣方式,讓淨零綠生活之認知、態度、行為。藉由環保機關、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推廣,培育綠生活種子人員。同時,透過種子人員以深入淺出之方式,引導企業、社區、團體、弱勢族群、銀髮族、原住民、新住民等族群對象,啟發民眾共同思考淨零綠生活多元觀念,從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面向著手,促使民眾於生活型態及消費模式進行改變,並於日常中落實低碳生活。 本計畫主要成果摘要如下: 一、完成編製「淨零綠生活」分眾推廣簡報教材3式、包含綠生活種子人員版本、一般民眾版本及企業班版本,並於不同訓練對象之班別進行講授。 二、完成5場次綠生活種子人員、環保機關、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人員之推廣訓練課程辦理,共計223人參訓。透過環保署講師講授淨零綠生活及氣候變遷相關內容,以提升種子人員學理知識。 三、完成22場次針對企業、社區、團體、非典型勞動人力、弱勢族群、銀髮族、原住民、新住民等族群之淨零綠生活推廣訓練課程,共計965人參訓。以淺顯易懂方式,並搭配實際案例及影片進行講授,幫助學員對淨零綠生活及氣候變遷概念有所瞭解,促使能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行動等行為模式改變。 四、透過1,093份參訓人員前後測滿意度分析之回饋內容,學員於參訓後對於淨零綠生活相關知識概念皆為提升,同時透過場域導覽學習及分組心得討論過程中,促使學員思考如何從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各個層面,響應淨零綠生活並具體轉化為行動。 五、完成「淨零綠生活」訓練推廣影像紀實錄製剪輯1式。 This project assisted the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to implement the commissioned project of the 2022 Net-Zero Green Life Extension Training Courses. The Net-Zero Green Life extension training courses crossed different diverse groups with the Green Life seeded personnel lectured the "Net-Zero Green Life" transformation for participants in actual and online forms, and the training courses collaborated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facilities to achieve creative green life learning and promotion. With the lectures of seeded personnel to guide enterprises, local communities, social groups, variable-hour labor, underprivileged people, seniors, indigenous people, new immigrants, and others, the training courses inspired the public to think together about the diverse concepts of "Net-Zero Green Life", and encouraged the public to change their lifestyles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from the aspects of food, clothing, housing, transportation,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to implement low-carbon life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main achievements...

計畫名稱:111年清潔人員職業安全衛生促進計畫 計畫案號:111A092 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陳吉隆 計畫期程:111年2月10日起111年12月09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清潔隊、職業安全與衛生、健康檢查 英文摘要關鍵詞: Cleaning Unit;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Health Examination 摘要 已完成5場急救人員訓練、2場3公噸以下移動式起重機訓練、8位3公噸以上移動式起重機訓練、1場鏟裝機訓練、1場挖掘機訓練及8場在職教育訓練專班及於每月之工作月報彙整統計213個清潔隊之符合相關規定之情形。 已完成15場「清潔隊職業安全管理現場輔導會議」及15場「清潔隊員健康保護措施現場輔導會議」,並追蹤受輔導單位改善情形。 已完成3項高風險作業之可行性替代方案,研析所需之人力及設施需求。 已輔導26個鄉鎮市公所自動檢查計畫並追蹤落實情形,及提出適用清潔人員之特定健康檢查項目及頻率之建議,並完成6場「清潔隊員健康保護措施講習會」。 已辦理22個清潔隊現場作業訪查,及滾動檢討並研擬「清潔隊員安全作業標準參考例」之修正建議,同時完成4場次「地方環保機關推動清潔隊職業安全衛生業務觀摩活動」。 已完成2場1日、2場2天1夜行程之「清潔隊職業安全衛生業務聯繫會議」、6場「清潔隊工作安全促進會議」及3場「清潔人員職業安全衛生促進小組會議」,並持續協助機關行政事務至履約期限。 隨著今年度本計畫執行上述各式證照訓練、講習與會議,執行機關於職業安全衛生組織人員及相關法規規範文件上,符合法規程度已有大幅度提升。 This project has completed 5 training programs for emergency personnel, 2 training programs for below 3-ton mobile cranes, an over 3-ton mobile cranes training program for 8 people, 1 training program for skid-loaders, 1 training program for excavator,8 training courses for on-the-job education, and tracking the law compliance of 213 cleaning unit’s and summerizing in monthly reponts. It completed 15 on-site consultation meetings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of cleaning units, and 15 on-site consultation meetings for cleaning unit health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continued to track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unseled unit’s It completed 3 feasible alternative tasks for high-risk operations on analyses of human resources and facility requirements. It counseled 26 cleaning unit’s in local townships with automatic inspection plans and continued the implementation tracking. Furthermore, completed 6 workshops for health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cleaning unit with the consultant firm’s proposal of the specific health check items and frequency. This project has visited the filed aperaion...

計畫名稱:轉化廢電冰箱泡棉為回收處理業汞蒸氣吸附裝置之活性碳應用 英文計畫名稱: Converting PU waste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to nitrogen-containing activated carbons for Hg removal treatment in resources recycling plant. 契約編號:EPA-111-XB07 受補助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梁亦松 副研究員 協同主持人:林進榮 教授 計畫期程:111 年 1 月 1 日起至 111 年 11 月 30 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水熱碳化、隔熱泡棉、活性碳、汞吸附 英文摘要關鍵詞: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Polyurethane wastes, Activated carbon, Hg adsorption. 摘 要 本研究是透過水熱碳化法轉化廢電冰箱隔熱泡棉為含氮活性碳,應用於廢電子電器暨廢資訊物品之抽氣櫃活性碳,對比含氮活性碳與市售含硫活性碳的物化特性,汞吸附的動力研究以及除汞效果,可做為隔熱泡棉廢棄物資源化之去向。本研究的內容有添加木材鋸末共碳化、活性碳造粒、製得樣本特性分析、吸附/脫附管柱系統評估製得材料對蒸氣汞元素吸附性能評估以及於回收處理業廠內實地測試汞去除效能,以及評估成本與減碳效果。研究指出透過木材鋸末與廢電冰箱隔熱泡棉共水熱反應,自衍壓力大多維持在 10 bar 左右,活性碳整體產率約有40%。廢棄冰箱隔熱泡棉中的氮元素可由 FTIR 圖譜與 XPS 圖譜證實其存在製得活性碳中。我們建立一套穩定可靠的吸附/脫附管柱系統,評估製得含氮活性碳比商業含硫活性碳有較佳的汞蒸氣吸附能力,藉此衍生出汞吸附動力評估。顆粒狀含氮活性碳的預估飽和吸附容量是 433μg/g,顆粒狀含硫活性碳的預估飽和吸附容量是 76μg/g。顆粒狀含氮活性碳以及顆粒狀商業含硫活性碳的動力曲線均較適合 Elovich 方程式的擬合。我們選定桃園某回收處理業廠內實地測試汞去除效能,透過汞脫附實驗測得兩種活性碳逐月的汞吸附量,5 個月內分別是 110μg/g與 25μg/g。相較之下,我們自製的含氮活性碳在廠內汞吸附裝置內有較商業含硫活性碳顯著的汞吸附能力。本研究採用水熱轉化廢冰箱隔熱泡棉為含氮活性碳。除了可減量廢棄物,亦可將廢棄物轉換為有用的碳材產品,創造效益。 In this study, used refrigerator PU foam was converted into nitrogen-containing activated carbon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as a Hg sorbent in a fume hood. We investigate the co-hydrothermal reaction with wood sawdust, regarding the kinetics and performance of mercury removal.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ing activated carbon had a nitrogen content of 4% and a yield of 40%. Through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wood sawdust and waste refrigerator insulation foam, the self-derived pressure is mostly maintained at about 10 bar, and the yield of activated carbon is about 40%. The atomic nitrogen ratio in the obtained activated carbon was confirmed by FTIR spectra and XPS...

計畫名稱:111年精進環評監督執法專業計畫 計畫案號:111A010 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包括協同主持人):張長義 計畫期程:110年12月16日起111年11月30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環境影響評估,監督委員會,環境監測 英文摘要關鍵詞: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EIA Supervisory Committe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摘要 本計畫主要協助環保署辦理以下工作內容,包括:(1)協助辦理「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三輕更新擴產計畫」與「六輕相關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結論執行情形及相關書件之監督工作及召開環境影響評估監督委員會議、(2)抽檢「環評承諾事項執行情形申報系統(the Report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mmitment Statements)」申報資料、(3)協助辦理離岸風機與觀塘工業區(港)等重大開發案件之監督工作,以及召開專案監督會議、(4)協助辦理其他環境影響評估開發案件之監督工作、(5) 確認「環評承諾事項執行情形申報系統(the Report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mmitment Statements)」的運作,並進行系統功能維護,以及辦理前述系統應用之教育訓練課程,並提供相關教材;行政工作包括:(1)盤點環評審查書件內涉及其他主管機關許可之事項、(2)協助擬定監督意見與建議事項、(3)彙整其他開發案件重要之環境影響評估所承諾之事項、(4)辦理1場環境影響評估實務研習活動。 This plan is intended to assi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1) Assist in implemen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nclusions of "The 3rd naphtha cracker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the CPC Corporation, Taiwan." and "The 4th phase of the 6th naphtha cracker expansion project of the Formosa Plastics Corporation", supervision of related documentation and certificates, and holding the meeting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upervision committee; (2) Make spot check of the data reported in the Report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mmitment Statements; (3) Assist with supervision of critical development cases such as off-shore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Guantang Industrial Area (Port), and holding project supervision meeting; (4) Assist in carrying out supervision of any oth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cases; (5) Identify the operation of the Report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計畫名稱:111年度環境影響評估專業研析及決策支援計畫 計畫案號:111A024 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張長義 計畫期程:110年12月28日起111年11月30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資源管理、環境影響評估議題 英文摘要關鍵詞: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sue 摘要 本計畫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協助環評委員審查各環境影響評估(以下稱環評)案件時,所涉及各面向領域之資料蒐集、彙整與分析工作,進而協助環保署縮短環評審查案件時程,提升審查效率。 本計畫完成工項包含(1)聘請專長人員協助環評委員、(2)定期收集彙整「專長人員協助月報表」、 (3)提供8案專業審查意見,包含環境影響評估書件中涉及地質項目、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等內容、(4)提供15件環評議題諮詢與資料彙整作業、13件法律意見諮詢、146件次模糊文字篩選作業、以及提供專案小組召集人21件”個案提環評委員會”之說明資料初稿。 The scope of the project includes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committee’s reviewing process. The purposes of this project wer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view process. The main result includes: (1)hired specialists to assist the EIA committee, (2)monthly progress reports of data collection, (3)provided 8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geological projects, basic geological surveys, geological safety assessment reports and other content in the assessment reports. (4)assisted in 15 topics regarding the EIA consultation, 13 cases of legal consultation, and 146 cases of the fuzzy text screening process, provide the convener of the task force with the draft of 21 written Information for “the case submission to the EIA committee”. 前 言 我國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制度始於民國74年,期間歷經民國74年10月17日行政院核定之「加強推動環境影響評估方案」、民國80年4月17日核定之「加強推動環境影響評估後續方案」、民國81年11月2日核定修正「加強推動環境影響評估後續方案」、民國83年12月30日公布施行之「環境影響評估法」,以及民國92年1月8日核定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等多次修正,環評制度推動迄今20餘年,無論評估制度、審查程序、相關技術等方面之進展皆日趨成熟。 環境影響評估(下稱環評)係指開發行為或政府政策對環境包括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之程度及範圍,事前以科學、客觀、綜合之調查、預測、分析及評定,提出環境管理計畫,並公開說明及經由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委員(以下簡稱環評委員)進行審查,以評估該開發行為核准與否,環評工作包括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及審查、追蹤考核等程序;故環評制度之精神首重於開發行為之事前預防及事後管制,包含規劃、施工及完成後之運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透過委託「111年度環境影響評估專業研析及決策支援計畫」,協助環評委員收集、彙整及分析環境資源管理及決策資料工作、提供環境資源管理及決策支援服務、檢覈署內審查之環評書件內容承諾事項文字確定性、就環評初審結論提供法律諮詢意見以及就基地調查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提供審查意見,以輔助環評委員進行環評審查之參考,進而協助環保署縮短環評審查案件時程。 執行方法 一、辦理環境影響評估法(下稱環評法)定義「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三環境領域涵蓋專長項目(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要點」附件所列,「生活環境」包含空氣品質、噪音、振動、水資源、水污染、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土壤、地下水、氣候變遷、能源、毒性化學物質、健康風險評估、環境規劃及管理等;「自然環境」包含海洋、海岸及島嶼、地形、地質、水土保持、防災、生態系統等;「社會環境」包含社會、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土地利用規劃、土地管理、景觀規劃、文化資產等)或其他環保署指定專業領域之資料收集、彙整及分析工作,以及就涉及地質敏感區之環評案件,針對開發單位所提「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報告」,徵詢地質專業意見,俾提供相關具體資料予環保署環評委員,輔助委員進行環評審查之參考。 (一)每領域需提供至少2至6人具該領域專長之人員協助,三領域總計14人,其工作項目包括: 1.開發案相關背景資料彙整(包括歷次審查資料)及審查歷程重點整理。 2.書件內容確認(包含文字圖表正確性、各項調查資料正確性等)。 3.針對負責之專長領域,提出初審意見供環評委員參考。 4.追蹤確認及協助環評委員會前書面(含確認)意見之提出,使審查意見儘可能於第1次審查時即完整提出,且於後續審查得以延續收斂方式提出審查意見。 5.環評委員審查相關會議時間聯繫及確認。 6.其他環評審查委員交辦事項。 (二)上述14位專長人員輔助審查費用,每人按月給付1萬元整,並由本計畫經費支出。 二、針對環保署交辦環境管理及環評議題(至少15件以上),辦理徵詢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意見,或收集、彙整、分析、翻譯及提供意見等事宜。 (一)本項工作如因業務需要,應配合於環保署所定時限內完成。 (二)本計畫編列「徵詢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意見」工作之費用合計15件,倘期限內完成之案件數未達15件時,每件減少價金新臺幣2,310元正(含管理費及稅捐)。 三、針對專案小組初審(查)結論(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案)或與環評相關之法律事件至少13件,徵詢法律專業意見。 (一)該法律專家應具備執業律師資格或曾任大專院校助理教授(含)以上,且熟悉環評訴訟案之法院判決者。 (二)本計畫編列「徵詢法律專業意見」工作之費用合計13件,倘期限內完成之案件數未達13件時,每件減少價金新臺幣1萬1,550元正(含管理費及稅捐)。 四、協助環保署篩選於計畫執行期間所送環評書件中之模糊、不確定文字,避免環評審查及監督執行之疑慮。 伍、提供個案提環評委員會專案小組召集人說明資料初稿。 六、蒐集製作環評委員會委員審查紀實影片素材(內容包含現勘、專案小組初審會議、環評審查委員會議及環評相關會議等)。 七、其他為達成本工作目標環保署指定之事項。 結 果 一、蒐集、彙整及分析三環境領域工作,提供相關具體資料予環境影響評估委員,輔助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之參考,並聘請專長人員,專長人員協助委員收集、彙整及分析開發案件資料,確認書面意見,讓委員可以減少資料整理時間,可以更快提供品質更好的書面意見。 本計畫彙整完成110年12月至111年10月月報表,計畫期間各專長人員協助進行工作統計,開發案相關背景資料彙整5,113小時、書件內容確認3,208小時、提出初審意見1,094小時、委員會議時間聯繫及確認867小時。 本計畫目前已協助蒐集11場次環評委員現勘影像及照片,並進行疫情期間進行視訊會議影片側錄。 已協助針對環境影響評估書件中地質項目及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提供8件專業意見,供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之審酌判斷參考。 二、針對環保署交辦環境管理及環評議題,徵詢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意見,並收集、彙整、分析及提供意見。 本計畫已協助完成15件環境管理及環評議題之協助,綜整本年度協助之議題,資料彙整與分析包含彙整國外太陽能光電設置、地熱設施及纜車之環評認定條件資料、近期環評審查結論彙整等;特定議題意見諮詢包含詢問地下水或地質等相關專家學者判斷溫泉水確實回注原地下水層之資訊;其他議題包含翻譯及研析國家發射場域相關資料等。本年度協助之議題皆提供環保署內部討論或環評審查參考資料可作為執行環評事項之參考,足見本項工作確實提升環境規劃、管理及決策之專業性及效率。 三、環評審查意見諮詢與協助 (一)本計畫執行期間共計提供146件次模糊與不確定性文字篩選並篩選出15件次模糊與不確定性文字,藉由模糊與不確定性文字之篩選。 (二)本計畫所提供之13件法律諮詢意見,針對個案環評審查結論文字,專家學者皆針對目前法院常見之撤銷判決理由提供修正建議,藉以強化其法律面之適切性,避免未來環評結論遭法院質疑結論不明確而遭到撤銷。 (三)已協助第411次至431次環評委員會之專案小組召集人說明資料初稿,讓召集人於委員會時宣達,讓委員可以快速進入狀況,讓會議順利進行。 結 論 1. 蒐集、彙整及分析三環境領域工作,提供相關具體資料予環境影響評估委員,輔助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之參考,並聘請專長人員,專長人員協助委員收集、彙整及分析開發案件資料,確認書面意見,讓委員可以減少資料整理時間,可以更快提供品質更好的書面意見。 2. 確認委員出席時間,使案件承辦人員可以更快排定審查會議,如若委員請假也能及時通報,讓承辦人員可確認委員出席狀況,避免會議流會。 3. 針對環境影響評估書件中地質項目及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提出專業地質意見,供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之審酌判斷參考。 4. 協助交辦環境管理及環評議題,如彙整國外太陽能光電設置、地熱設施及纜車之環評認定條件資料、近期環評審查結論彙整等,提供環保署業務人員,減少其資料蒐集時間,以輔助進行環評審查之參考。 5. 藉由模糊與不確定性文字之篩選,可讓開發單位更完整的修正環評書件中的評估資料,並明確修正環保對策內容,降低環評審查及監督執行之疑慮。 6. 協助提供法律諮詢意見,藉以強化其法律面之適切性,避免未來環評結論遭法院質疑結論不明確而遭到撤銷;其他環評相關之法律意見,則可提供環保署作為行政作業之參考,提升作業效率。 7. 為利專案召集人及當日與會審查委員可以快速了解當日所排議程,協助製作專案說明資料初稿予召集人,使參與會議委員可以快速進入狀況,讓會議順利進行。 建議事項 一、本年度環評委員紀實影片素材蒐集,因疫情升溫,環評委員現勘影片大多以戴口罩形式入鏡,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1年11月28日宣布,口罩第1階段鬆綁自111年12月1日起實施,請署內提供委員出席現勘場次,以利團隊增加拍攝委員未戴口罩現勘影片的場次,提升後續紀實影片製作品質。 二、為避免第14屆委員交流會因防疫器材臨時調度的問題,建議明年度辦理委員交流會,除提前準備防疫器材外,更應提前確認物品的合宜性。 三、建議明年度專長人員工作說明會,需強化輔導專長人員內容,並以專長人員連繫群組中的實際案例進行說明,使專長人員更能快速了解輔助委員之協助事項,及熟知環評相關作業方式。  ...

112-09-26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 手機回收月又來了!今(26)日資源循環署以「10月手機循環加碼活動」為系列亮點記者會揭開序幕,今年除了延續去年特色點位加倍以外,再推出企業加碼、獎項加倍,更針對回收後資源循環再使用及物質利用再進化,鼓勵業者從設計到維修及中古機再利用等,透過法規訂定從前端到後端串起資源循環,更能達到永續目標! 「手機回收循環月」活動自112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民眾至指定據點完成回收步驟並登錄抽獎資訊,除了可獲得通路加碼優惠外,還可獲得抽獎資格,總獎品價值達30萬元,最大獎5支iphone15等您帶回家!每回收3支廢手機可再贈加1次抽獎機會,回收越多中獎機會越大! 為促進永續消費及生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及加值化處理廢棄資源,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下稱循環署)於今(112)年8月22日成立,以「綠色設計源頭管理」、「能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量能平衡及管理」3大循環策略,以及「串聯上、中、下游產業暢通循環網絡」、「發展創新技術與制度」2大驅動支柱作為施政主軸,促進廢棄資源循環使用,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減少原生物料使用,進而創造減碳效益。 今(112)年配合循環署成立,特邀請業者共同合作,除了回收通路再擴大以外,也將推動手機業者回收循環法制化工作,規劃手機回收及維修合併設計「循環率」,以訂定逐年達成目標方式驅動業者將循環、永續納入前端設計,及透過檢修、販售中古機等,延長手機使用壽命,減少資源取用及消耗。 循環署表示,過去環保署從108年起舉辦「手機回收月」,從該年當月回收2.3萬支開始,逐年增加到去(111)年當月回收7.2萬支,將近三倍,也讓該年度整年手機回收成長至73萬支。今年再擴大回收管道,新增量販店、電子通路、通訊行、中古機等四類業者參與,結合企業合作包含:台灣三星、華碩、台灣索尼、台灣小米、vivo、HTC、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全家便利商店、統一超商、蝦皮購物(點子行動科技)、傑昇通信、優勢科技(US3C)、3C台機店、創宇通訊、家樂福、愛買、全國電子、NOVA及各縣市環保局協助回收,以及開運國際、台達電子活動贊助,累積約1萬3千5百個點位,目標希望回收循環月當月能回收超過8萬支手機,全年可減少11,200公噸CO2排放,約101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並可促進金、銀、鎢、鈷、銅等金屬循環使用,全年可創造3,038萬元產值。此外,今年配合資源循環生態建立,主題強調回收後的循環運用,更名為「手機回收循環月」,推廣維修、再使用及物質回收再利用,並且研擬強制業者回收責任的法制化草案。 循環署說明,回收手機時,只要將「資料備份」並確實將「系統重置」(恢復原廠設定),故障無法開機的手機,也可以透過破壞傳輸孔,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個資外洩。更呼籲民眾定期檢視家中壞掉或不再使用的手機,交付回收管道讓資源不再閒置,更能有效的循環再利用!「手機回收循環月」將持續進行一個月,鼓勵民眾趕緊將家中廢棄的手機回收,拿優惠、抽大獎!活動預計於11月下旬抽出幸運得主,活動詳情請至環境部資源循環署(https://www.reca.gov.tw/)或民眾抽獎登錄網(https://phonerec.com.tw/)查詢。 循環署表示,今天是一系列政策亮點記者會的首部曲,未來會持續推出相關重點政策,在法制與科學的基礎上推動各項工作,並落實與各界溝通,共同創造資源循環的新價值。 ※手機回收如有重置及恢復原廠設定問題,或需協助破壞傳輸孔,可於活動期間(112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洽詢: 華碩皇家俱樂部光華館及板橋館、US3C南港店、3C台機店竹南店。 新聞來源: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115c40df-dfba-499a-9082-fb0183f556b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