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摘要 地球暖化的成因與後果已漸有國際共識,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亦為世界性的體認,並成為各國環境政策之重點項目。我國政府與民間組織對於地球暖化相關推廣活動向來不遺餘力,惟由於我國非聯合國的會員國,在聯合國的架構下很少有正式參與的管道,不但無法展現我國關於全球暖化的成果,更可能因此失去許多交流機會。但是透過非政府組織間的管道,還是可以實現讓台灣參與全球環境外交的可能性,也能協助我國政府經由非官方之交流管道實質參與國際活動。而透過非政府組織從下而上的努力,更可能帶動全民參與推廣CO2減量,激發社會對地球暖化的關心,強化我國在CO2減量上的努力。 本計畫共有四項主要工作:(一)促進NGO團體實質參與國際CO2減量活動及對話,於2007年10月19日至21日辦理「2007氣候變遷國NGO論壇」暨兩場次圓桌會議,邀請國際知名非政府組織來台進行經驗分享;(二)蒐集國內外NGO團體於CO2減量推動資訊,介紹數個國內外NGO,並進行長期追蹤;(三)規劃我國NGO協助全民參與CO2減量之具體作法,提出多項行動方案,並分析可行性;(四)、協助參與國際因應地球暖化相關推廣活動,於2008年3月份派員赴加州參訪地方政府與山巒俱樂部之減碳策略與行動。   英文摘要 The world have formed gradually the consensus o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global warming,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and emergency to cope with the issue. “Climate Change” then becomes the key them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lthough Taiwan’s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are active promoting actions on anti-global warming, our efforts can not be shown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This is because Taiwan is not a member of United Nations, and that makes Taiwan hardly have official participating channels and the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with other stakeholders under UN’s Framework. Thoug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aiwan still have possibil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and NGOs assist the government to be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occasions. The NGOs’ efforts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also can promote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activities, arouse the attention on the global warming, and strengthen Taiwan’s efforts on these issues.   This project has four main tasks: (a)...

國家永續發展議題之前瞻性研析及法令、策略制度建置與成效檢視之研究計畫 綠島再生能源及廢棄物處理之研究規劃 97年度資源回收制度規劃及產品環境友善化設計推動計畫 97年度廢棄物越境轉移國際因應及國內管理計畫 廢機動車輛回收清除處理體系檢討暨源頭減量再利用分析規劃專案工作計畫 醫療廢棄物源頭減廢及小型產源輔導 96-97年度資源回收再利用整合推動及績優事業評選計畫 97-98年推動醫療機構資源回收再利用及污染防治計畫 推動環保科技園區設置及產業服務 ...

中文摘要 行政院於91年9月9日核定「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後,環保署已分次甄選高雄縣、花蓮縣、桃園縣及台南縣,目前全國共有4座園區正積極推動中。截至96年5月止,總計經核准入區之廠商計有44家,分別位於高雄園區25家、花蓮園區5家、桃園園區6家及台南園區8家,本年度針對園區籌備處及入區廠商計進行24次之查核輔導。 本工作團隊自93年度執行環保署「既有工業區資源循環利用計畫」所規劃5項資源循環利用鏈結以及效益評估分析,由於現今已有更新及更詳細的評估因子及文獻資料,故進行評估方法檢討、修正及更新,包括資源循環利用耗用量、二氧化碳減量及增加排放量、二氧化碳減量經濟效益等,並建立既有工業區生態化鏈結之追蹤機制。 在追蹤高雄臨海工業區鏈結情形部分,原10項尚未完成之鏈結中,已有5項完成鏈結,另5項尚在進行協調中,統計已鏈結數量達814萬4,856公噸/年,較原計畫預估數量397萬3,870公噸/年,多出4百多萬公噸/年;此外二氧化碳減量為1,501萬3,679公噸/年,亦高出原目標值432萬0,041公噸/年約4倍左右。本計畫另擇定廢棄物負荷較重之林園工業區為本計畫新的推動對象,並於桃園縣以工業局於桃園縣設置7座工業區之廠商為優先鏈結對象,規劃林園3個鏈結目,統計其所達到之整體的資源循環利用量為109萬6,836公噸/年,經濟效益則為8億1,367萬2,800元/年,以及3個桃園縣工業區鏈結項目,統計其所達到之整體資源循環利用量為17萬1,743公噸/年,經濟效益則為34億0,895萬元/年。 在園區未來營運規劃部分,本年度整體性規劃園區未來營運管理之發展架構,包括管轄權移轉、委外經營等可能性,並特別針對園區管理中心行政法人化之構想進行分析,初步建議以『納入二法合一條文』及『研提報院計畫』為優選方案,並依據未來園區規劃可能之需求,研擬包括二法合一修正條文、「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第二期)」、以及環保科技園區營運管理辦法。 在國外參展部分,本計畫於95年11月赴法國參加Pollutec 2006國際環保再生能源展,於展覽會中向來訪之參觀者解說台灣環保科技園區之相關資訊,同時參觀其它參展廠商之最新發展與商業化技術,且於會後拜訪跨國環保企業並進行交流。同時規劃並執行國內外案源開發追蹤及投資服務,總計國外119家及國內422家廠商,應用於招商會議之邀請或列入產業技術之媒合對象,持續寄送文宣及12期電子報並追蹤其進駐意願,並將高潛力廠商轉介到各園區申請進駐。 本年度設計製作5大張海報及中、英、日文說帖共計1,500張,並分別於96年4月、5月分別辦理一場研習會及研討會,並於3月、4月、5月於高雄縣、桃園縣、以及台南縣各辦理一場次之各園區暨花蓮園區之招商說明會,合計108家廠商150位代表參加,另於95年10月、96年2月、3月、4月分別於卓越雜誌、財訊快報、化工技術期刊、以及工商時報刊載廣告。   英文摘要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has carried four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ESTP) in Kaohsiung County, Hualian County, Taoyuan County and Tainan County, since the Executive Yuan approved the plan on September 9th, 2002. There have been 25 companies permitted into the parks in Kaohsiung County, five in Hualian County, six in Taoyuan County and eight in Tainan County till May 2006. During this year, we have checked and guided the preparatory offices and companies in the four parks for 24 times. The work team has programmed five resource-recycling link assessments and executed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symbiotic resource-recycling network system plan hel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in 2004. Because of the new and more specific assessment factors and references coming out, the examination, amendment and update of assessments are in progress. The effects of resource-recycl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 and its economic benefit are all included. On the part of Lin-Hai Industrial Park in Kaohsiung, there were ten links expectedly...

摘要 本計畫分為四大項工作:(一)研擬我國產品環境化設計管制草案:彙整歐盟IPP及EuP指令及國內經濟部輔導廠商進行環境化設計之最新資訊,針對國內產品環境化設計政策方向提出建議;(二)規劃我國危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相關法規之執行制度:1.更新國外(歐、美、日、韓、中)有關RoHS之執行機關、機制、檢驗及驗證方法、程序、查核及執行現況。2.推估國內電子電器中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暨提出我國RoHS相關法規短期規劃;(三)推動延長生產者責任資源回收制度:1.協助完成研擬「責任回收物管理章」草案條文及配套措施。2.完成EPR二個個案分析(廢機動車輛及廢電子電器)。3.依據案例分析及綜合各界對關鍵議題的看法,提出EPR「自主制」建議執行架構;(四)提出「隨手杯管制方案」及「飲品容器重覆填充管制方案」。 This project consists of four main parts which are listed below. 1. Draft the “Regulation of Design for Environment”. -Compile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European IPP and EuP directive and about design for environment of the MOEA assisted manufactures.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policy of design for environmental. 2. Plan the implementation system of Taiwan-RoHS. -Update RoHS related information (of EU, US, Japan, South Korea and China) such as executive authority, mechanism, methodology of analysis and certific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 of E-Waste in the environment. -Plan the policy and regulation of Taiwan-RoHS. 3. Promote the EPR recycling System in Taiwan. -Draft articles of the “Target-Recycled Waste” and related measures. -Accomplish two EPR case studies, respectively on the End-of-Life Vehicles (ELV) and on the E-Waste recycling system. -Provide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of the “Producer Physical Responsibility (PPR)” based on case studies and opinions of stakeholders. 4.Draft the waste reduction plan of beverage cup and the beverage container refilling system   前 言 順應全球源頭減量管理趨勢,環保署透過生產階段的綠色設計,使用階段的綠色採購及消費及廢棄階段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策略,來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是以對「廢棄物清理法」與「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以下簡稱二法合一)合併立法之評析考量,採整合產品政策(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IPP)」架構,以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概念,再參採歐盟三法:「廢電子電機設備指令」(Directive on the Waste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WEEE)、「危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及「耗能產品綠色設計指令,EuP」等相關精神及措施,擬定「產品管理」及「責任回收物管理」兩章草案條文。 本計畫工作則為配合二法合一立法進度,參考草案條文中有關「產品環境友善化設計」、「押金及重複填充」及「責任回收物」的內容及現行法規,蒐集國內外及各界意見經驗進行更完整之執行細節的規劃。   執行方法 一、研擬我國產品環境化設計管制草案:首先彙整歐盟IPP及EuP指令及國內經濟部輔導廠商進行環境化設計之最新資訊;其次利用不同場合廣徵各界對歐盟EuP指令的看法;之後綜合前述資訊,針對國內產品環境化設計政策方向提出建議; 二、規劃我國危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相關法規之執行制度: (一)蒐集、更新國外(歐、美、日、韓、中)有關RoHS之執行機關、機制、檢驗及驗證方法、程序、查核及執行現況,作為國內制度設計及跨部會分工的參考; (二)以行政院主計處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之「家庭住宅及現代化設備現況」統計數據為基準,及依據比利時報告電子電器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假設前提,推估國內電子電器中有害物質含量及其對環境的可能影響; (三)利用相關會議參與,廣徵各界對歐盟、中國及日本RoHS的看法,提出我國RoHS相關法規短期規劃; 三、推動延長生產者責任資源回收制度: (一)延續去年度工作,協助環保署持續修改「責任回收物管理章」草案條文(內容變化不大,以文字調整為主),同時針對新增措施及財務措施提出執行建議。 (二)為增加前述草案條文之執行可行性,經與環保署討論後,特蒐集國內外資訊以進行廢機動車輛及廢電子電器二個個案分析,針對新制度將面臨的難題,提出解決方案。 (三)為詳實了解各界意見,本計畫辦理九場次之業者諮詢會議,並參與其他單位辦理之相關研商會議,依據二個案例分析及各界對關鍵議題的看法,提出國內EPR「自主制」建議執行架構; (四)顧及二法合一立法進度難以掌控,將前述配套措施分成「目前可執行者」、「二法合一修訂後方可實施」及「尚待進一步討論」三類,供後續執行參考。 四、提出「隨手杯管制方案」及「飲品容器重覆填充管制方案」。 (一)為了解國內目前廢棄物隨意棄置之統計資訊,首先彙整民眾陳情投訴資訊及進行「鄉/鎮/市/區清潔隊業務執行意見調查」。 (二)依前述資料分析結果及環保署指示,針對「隨手杯」及「飲品容器」進行資訊蒐集,包含:(1)國外制度運作情形、(2)國內執行經驗、(3)國內執行需求、(4)產品性質、(5)產品營運及銷售資訊、(6)資源回收再利用現況、(7)環境效益及相關LCA研究等7大類別資料(已分別彙整於11個附件中)。 (三)提出「隨手杯管制方案」及「飲品容器重覆填充管制方案」草案。   結 果 一、完成我國產品環境化設計管制草案之研擬(含歐盟資訊更新):於二法合一草案中明定產品或營建工程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依相關法令訂定環境化設計標準及管理方式,授權訂定產品應符合環境友善化設計之環境要求標準後才能上市; 二、完成我國RoHS相關法規短期研擬規劃及協調經濟部及環保署間的分工方案表(含國外資訊更新); 三、推動延長生產者責任資源回收制度: (一)完成「責任回收物管理章」草案條文及配套措施研擬。 (二)完成EPR二個個案分析(廢機動車輛及廢電子電器)。 (三)提出EPR「自主制」建議執行架構; 四、完成「隨手杯管制方案」及「飲品容器重覆填充管制方案」草案 (含國內外資訊蒐集)。   結 論: 一、研擬我國產品環境化設計管制 (一)歐盟最新推動進度:歐盟EuP指令於2005年8月11日正式生效,規定會員國應在2007年8月11日前完成符合本指令所需之國內立法及行政規定,目前僅有英國、奧地利、比利時、愛爾蘭、斯洛伐克及瑞典轉換完成。 (二)第一批14類EuP產品先期研究報告中之「lot1鍋爐及混體鍋爐(氣/油/電)」、「lot2熱水器(氣/油/電) 」、「lot3個人電腦及電腦螢幕」、「lot5消費性電子產品:電視」、「lot6所有在待機及關機模式下會有能源消耗的產品」、「lot7電池充電器及外部的電源供應器」、「lot8辦公室照明裝置」、「lot9街道照明裝置」、「lot11 1-150kW的電動馬達,以及抽水馬達;建築物循環系統;通風系統之風扇」、「lot12商用電冰箱及冷凍櫃」共計10項已完成最終先期研究報告,但各項實施方法草案預定時程將延後至2008年底公告。 (三)歐盟開始發包第二批先期研究報告:包括:小型固態燃油燃燒裝置(尤其是熱水器)、洗衣店烘乾機、吸塵器、數位盒、家用照明設備等5項。 (四)環保署於二法合一(草案)修訂時,參考歐盟EuP指令及RoHS指令,明定產品或營建工程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依相關法令訂定環境化設計標準及管理方式,授權訂定產品應符合環境友善化設計之環境要求標準後才能上市。 二、規劃我國危害物質限用指令 (一)各國對於危害物質限用管制方式不一,說明如下: 1.歐盟採行後市場管理,即廠商需自我宣告符合RoHS規定,由主管機關於市場抽驗產品,不合格者始予處罰。 2.日本採行標示管制,對於公告產品若含有超過標準值之對象化學物質應依照日本工業標準JIS...

摘要 行政院於91年9月9日核定「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後,環保署已分次甄選高雄縣、花蓮縣、桃園縣及台南縣,目前全國共有4座園區正積極推動中。 截至96年2月止,總計經核准入區之廠商計有43家,分別位於高雄園區24家、花蓮園區5家、桃園園區6家及台南園區8家,分析其達成之績效為:土地面積30.53公頃(達成率36%)、投資金額88億8,700萬元(達成率66%)、提供就業人數1,494人(達成率66%)、年產值249億7,772萬元(達成率161%)、循環再利用資源物及水再利用量分別為102萬公噸/年(達成率34%)及36.8萬公噸/年,參考目前引進產業現況,推估園區土地全部出售後,各項目應可達成甚至超過推動計畫所定目標。 本計畫於執行過程中,已協助環保署召開指導委員會及推動小組會議,共計7次,積極督導主辦縣府推動設置園區,另為順利進行招商作業,本計畫亦積極協助主辦縣府辦理招商說明會,並寄送海報、DM及宣導手冊約36,000份予相關單位,此外辦理園區研討暨訓練會議,以及拜訪國內外廠商超過百家。 由於各園區已有廠商陸續進駐營運,因此本計畫亦著手進行查核輔導作業,除至現場勘查各園區主辦單位及入區廠商設置進度外,也藉此機會了解上述單位於設置過程所遭遇困難及提供因應解決方案。 此外,環保署已於94年度公告研究補助計畫申請,本計畫業協助修訂「環保科技園區研究計畫補助審查原則」及對入區廠商所提研究計畫進行初審作業,並協助環保署完成95年度研究計畫評選,計有12家廠商獲選,其中試量產案5案、先期研發案7案。 Owing to the global trend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aim of becoming a recycling society, many countries have recently chosen appropriate areas for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The concept involves allowing industry make a connec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thus expanding to connect the living circles of cities. The ultimate aim is to infu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to ecologically recycled systems. Countries such as Denmark, Canada, Spain, the Netherlands, and Japan have all implemented ecological projects. To comply with global trend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objective of becoming a recycling society, the Taiwanese EPA is establishing four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ESTPs)。 For quickly establishing these ESTPs, the ESTP Guidance Committee have held two committees, and the EPA have held 57 workshops on ESTPs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nvitation of investors during 2005. The project team has completed the necessary documents for seeking prospective investors. A seminar and exhibition on the ESTPs were also held in Taiwan this...

摘要 鑒於去(95)年4月21日召開之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會議共識項目之一即是「針對非游離輻射潛在威脅,檢討現有管制標準,積極調查、研究與預防,制定非游離輻射防護法」。因此,為了回應社會大眾之要求,特規劃此計畫,針對非游離輻射之特性進行資料蒐集、協助檢討現有非游離輻射管制標準,及非游離輻射防護法草案訂定,同時進行民眾教育溝通。 計畫期間,陸續蒐集國內外相關的電磁波立法法規共9篇,每日有關電磁波的相關新聞16篇及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20篇,並藉翻譯瑞士、義大利等國相關法規文件,並參考國外立法依據研擬國內非游離輻射防護立法草案,對於臺灣地區之一般環境,設定以ICNIRP之標準訂定非游離輻射標準,另針對低頻(60Hz)輸配電設施對於敏感地區所產生之非游離輻射,建議採取瑞士之預防原則精神以及義大利之減量目標概念,特別設定磁通量密度為8.33μT之標準。此外,本計畫製作「認識電磁波」之生活指引手冊,藉以手冊的方式提升民眾對於電磁波的認識,讓民眾對電磁波有正確的觀念。 本年度分別於台南、台北、花蓮、台中各舉辦1個場次,邀請學者專家及電力、電信業者參與對民眾之溝通宣導會,藉以解決民眾對於電磁波的諸多困惑,並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和對立。四場次參與人數達400人以上。由民眾所提之意見得知,一般民眾最想知道電磁場對於健康之影響為何?以及應如何避免電磁場傷害等問題。 One of the conclus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6 is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threat of the non-ionizing radiation, the existing standard should be reviewed,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should be positive, and the ordinance relating to Protection from Non-Ionizing Radiation should be formulat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spond the request of the populace, draw up the project collecting the references about characteristic of the non-ionizing radiation, assisting to discuss the existing non-ionizing radiation standard, legislating the draft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F) protection standard, and simultaneously educat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populace. 9 domestic and foreign EMF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s, 16 related news and 20 domestic and foreign references were collected. The ordinances of Switzerland and Italy were translated to refer and draw up the draft of EMF protection stand in Taiwan. In our opinion, the EMF standard for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obeyed the suggestion of ICNIRP in 1998. In addition, for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like the...

摘要: 回顧我國環保政策之演進,對照國際環保政策演進及趨勢發展,可以發現我國目前正走到環境保護政策轉變進化之分水嶺上。蓋世界各國環境保護政策的需求與環保機關的設立,皆導因於人類賴以生活的環境發生問題,衝擊到日常優質、舒適的生活,甚至導致死亡。故紛紛制定公害污染防治之法令與機關以救濟因應,進而設立自然環境保育之法律及機關以為預防。 20年前,也就是民國76年,行政院環保署將原本分散於各機關處室的公害污染防治事務相連結統合,成為專責中央機構,自此,我國污染整治因有此一專責機關而更上軌道。與此同時,永續發展逐漸成為國際新興理念;強調唯有經濟、社會兩者在以環境優先或於環境限制內均衡發展,才是人類長久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這也昭示了傳統以管末管制為主的環保政策仍有缺陷,而持續演進的最終理想則是,唯有社會、經濟的發展能統合在環境意識與思維下,從源頭才能徹底預防環境問題的產生。 因此,本計畫所研擬之我國環保政策演進趨勢規劃以永續發展為長程目標,希望達成社會、經濟與環境的高度整合;中程目標希望達成自然保育與污染防治的整合,統合環境事務;而短程目標則希望強化污染防治效能。 上述短、中、長程目標我們希望能實現如下永續發展分項願景:優質生活環境、永續自然資源、綠色生產與消費與公民參與社會。 本報告最後提出五項策略建議:1)全面污染防治、2)推動循環型社會、3)加強溫室氣體減量、4)推動完善的政策檢視機制、5)組織改制與轉型,期望最後能達成短中長程目標及永續發展的願景。 我國經濟快速起飛之後,人民的環境意識多所提升,環境影響評估法及永續發展委員會的成立顯示環境事務及其與經濟、社會的整合已慢慢進行,而行政院組織法的通過及成立環境資源部的討論更展現輿論及社會都已準備並期待上述整合。我們認為環保署在加強自身核心業務污染防治的同時,也應藉由循環型社會及溫室氣體減量等議題增加與其他部會合作的機會,並強化環境影響評估等政策檢視機制,並積極推動環境事務整合等組織改造。   Abstract Review the secession and evolution of Taiwan’s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put it in context with international and historical trends, we understand that now Taiwan is at a critical poi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ransformation. Through out the world, every country’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established in the face of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or disasters. Then the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were se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s; and natural conservation bureau to conserve and protect natural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Taiwan is one of the cases. Twenty years ag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PA) of Executive Yuan was established which integrated pollution control operations that had been scattered around different bureaus. From then on, the environment improves for we have a central uni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the job has never been finished. Whi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D) been mainstreamed the same year EPA was set, the idea of SD which emphasiz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was only started in Taiwan. And we are...

摘要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之發展。」 1992年聯合國於里約舉辦之環境與發展會議,將永續發展的觀念推廣於世界各國。2007年適逢此報告提出20週年,也是里約高峰會議提出21世紀議程 15週年。 本計畫主要工作內容包括:一、研擬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運作強化建議方案、二、研擬我國永續發展之短中長程之推動策略及政策、三、研擬我國永續發展推動重點項目策略規劃之說帖,及四、製作我國推動永續發展英文國際文宣。工作內容並包括辦理「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邀請國外永續會委員與成員來台,就國內外永續發展狀況進行交流,並提供學習典範。 本計畫並完成強化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運作建議方案,建議我國行政院永續發展我國永續發展委員會應予強化,參考仟禧年發展目標,提出我國永續發展重點項目建議三項,分別為:(一)確保環境永續力;(二)全球合作促進發展;(三)減少貧富不均。   Abstract In 1987,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of United Nation public its report titled “Our common future”, defined the 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In 1992, the UNED conference in Rio populariz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ly. Twenty years after “our common future” publicized, we use this project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main task of our project includes: 1) propose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SD commission of Executive Yuan; 2) propose Taiwa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3) propose priority pla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4) Produce English propaganda of Taiwa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ur work also includes holding a international SD forum and invites SD commission member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to strengthen the SD commission of Executive Yuan and recommend three priority plans which are: 1)...

摘要 本計畫工作分為五個部分: 一、廢棄物輸出入管理執行諮詢:(一)完成辦理4次專家小組會議;(二)協助詢問或查詢歐盟及中國等國家廢棄物輸出入管理規定;(三)提出混合五金廢料、重金屬污泥及含鎘電池稅則號列增修建議。 二、我國因應巴塞爾公約決議之相關措施:(一)完成舊(廢)手機越境轉移管制規範重點內容彙整及電腦小組業者參與議題問卷調查;(二)完成舊手機再使用技術準則介紹、國內法規及廢手機回收情形、國內管理差異及提出調整建議;(三)完成電子廢棄物二手商品交易四個發展面向說明、重點工作規劃、及二手電腦國外管理及國內交易案例分析;(四)提出有害廢棄物越境運送管理因應方案架構(草案)。 三、巴塞爾公約國際參與重點:(一)完成五人次出席五次全球性及區域性之國際會議及其出國報告:(1)第五次開放工作組會議、(2)OECD「廢棄物預防與回收工作小組」第9次工作小組會議、(3)NIES第三屆E-Waste會議、(4)第2屆亞太固體廢棄物專家會議及(5)第八次締約國大會(COP8);(二)完成生物保健及健康保健廢棄物環境無害管理技術準則之2006年更新版回覆意見。 四、國際研討會:(一)舉辦「電子廢棄物管理與越境轉移研討會」;(二) 舉辦「廢棄物越境轉移管理模式經驗交流」及「參與巴塞爾公約電腦夥伴計畫之優劣探討」圓桌會議;(三)安排拜會環保署、經濟部、環工協會及(四)參觀廢家電處理廠及廢車粉碎廠。 五、巴塞爾公約資訊宣導:(一)完成蒐集、摘譯206則巴塞爾公約訊息;(二)完成網站架構調整、網站更新22次、配合網站資訊安全測試2次;(三)完成辦理一場次環保執行人員之業務檢討會。   英文摘要(Abstract): The achievement from this project includes five aspects as follows. 1. Providing legal advises on the regulations regarding the management of waste import/export. Our project team organized four meetings with Basel Convention Expert Committee. We also assisted inquiry the regulations on transboundary movement of waste of EU, Chin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Besides the revision of coding mixed metal scraps, sludge with heavy metals and batteries with Cadmium was also completed. 2. Responding to the decisions of the Basel Convention In this project, the summary of the Guideline for the Transboundary Movement of Collected Mobile Phon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n interested issues of Working Group on Computing Equipments with a questionnaire were completed. We also introduced the Guideline on the Refurbishment of Used Mobile Phones, status of domestic legislation and recycling of waste mobile phon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management between Taiwan and BC guideline and the suggestion for changes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o introducing the trade of the second-hand electronic...

摘 要 本計畫之工作項目包括六大部分,共36項工作項目分別為:(一)國內外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與相關法令規範之調查分析;(二)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配合兩法合一之相關配套措施研擬;(三)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市場各層面之營運成本之檢討分析及源頭減量與再利用技術提升;(四)調查分析廢機動車輛未進入資源回收體系之原因,並研擬因應策略;(五) 輔導改善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業者之回收處理及再利用技術;(六)協助環保署廢車粉碎分類示範廠委託操作之監督營運工作;相關成果可歸納為: 1.提送歐盟廢車回收指令、荷蘭廢車回收法、德國廢車處置法、瑞典廢車拆解法令、日本自動車回收處理法全文中英(日)文對照譯本及韓國電器產品及廢車回收法廢車部份中英文對照譯本,完成日本及歐美各國回收制度及回收成效比較。 2.協助「廢機動車輛報廢回收系統」部份規劃與系統改善建議、完成「廢機動車輛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修訂、提送「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稽核認證作業手冊(廢機動車輛類-回收業)」修訂草案,進行下一年度稽核認證作業程序簡化建議。 3.製作回收業成本訪查調查表單製作及現地訪查,完成120家回收業者成本營運調查及調查結果統計報告,確立以趨勢法及持有數法推估機動車輛販賣量及廢棄量,並蒐集相關資料,以新資料建立使用年限法(報廢機率法)以推估機動車輛廢棄量。 4.完成40家體制外回收業者營運狀況調查及調查結果統計報告,分析體制外回收成本。 5. 進行7家應新增拆解項目相關機構訪查,完成新增拆解項目可行處理技術與流通管道評估及30家回收業者配合拆解意願及影響調查。 6.協助基管會辦理2次年度觀音廠委託營運績效評估會議。審核觀音廠提送之2次年度營運計畫書,並將審核結果發文基管會。審核觀音廠提送之4次季環保檢驗報告,並將審核結果發文基管會。協助辦理觀音廠財產2次年度清點,追蹤機具維修進度,於週報記錄提報基管會。提送觀音廠監督營運4次季報及52次週報。   ABSTRACT The project including 36 schemes is categorized in six parts as follow: (1)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cycling system of end-of-life vehicle (ELV) and its law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2) study the reply the integration of Waste Disposal Act and Resource Recycling Act, (3) review the operating costs of market of ELV and analyze skills upgrade of reduce waste of ELV in up-stream by reusing and recycling, (4) study the reply that ELV did not enter official recycling system, (5) guide and improve the recycling or disposal enterprises of ELV to upgrade its recycling technologies, and (6) monitor and supervise the Kuan -Yin Shredding and Classifying Plant that operate consigned by EPA.   前 言 環保署在考量符合環保法規要求及現有相關業者生存空間下,過去針對廢車回收體系之建置、補貼費率與機制、稽核認證程序及粉碎廠興建等,已進行多項計畫且成效顯著。現考量繼續推展與落實過去數年之研發成果,並配合政府政策作適當修正與擬定配套措施而研擬本計畫,期能於計畫年度內對車輛業者自主參與、廢車拆解技術與市場成本、廢車回收通路體制內化、輔導廢車回收拆解商及監督廢車粉碎處理機構等多方面皆能提出實質之有效策略並落實之。本計畫的執行承續過去執行廢車相關計畫之經驗與基礎,在既有的基礎之上,將著更重計畫工作之實用性、可行性與時效性,協助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推動相關工作。   研究方法 本計畫各項工作項目之執行流程簡要說明如下: 一、國內外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與相關法令規範之調查分析: 國內外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現況及發展沿革調查分析比較。 國內外廢機動車輛回收之法制規定、標準及相關辦法調查分析與比較。 國內外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市場及回收成效(包括廢車發生量、廢車回收量、廢車回收率、資源回收比率、回收拆解商家數及規模、處理廠家數及規模)等之調查分析比較。 廢機動車輛回收保證金制及押金制之評估及國內外執行情形比較分析。 國內外廢車回收獎勵金發放優缺點評析及對市場影響之檢討。 國內外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業管理制度與法令規範之調查分析比較。 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業分級管理制度之可行性評估及配套措施。 廢機動車輛稽核認證e化管理作業功能探討與優劣分析、粉碎處理稽核認證管制作業檢討分析、現行「廢機動車輛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及「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稽核認證作業手冊(廢機動車輛類)」之修訂草案。 國外資料之調查蒐集包括歐盟(ELV Directive廢車回收指令)、德國、荷蘭(廢車回收法)、瑞典、日本(廢車回收法)、韓國等。   二、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配合兩法合一之相關配套措施研擬: 評估兩法(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及廢棄物清理法)合一後對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之影響及因應策略。 評估規劃國內機動車輛責任業者自主回收廢機動車輛之方式。包括:研擬落實業者責任之相關法令及配套措施、研擬責任業者目標回收率、研擬促使責任業者提昇廢車資源化比率之綠色設計規範等。 規劃分析兩法合一後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轉換之推動時程及可能面臨新舊制度銜接問題。 研擬兩法合一後廢機動車輛回收制度轉換過渡期之因應措施及相關法令之增修訂。   三、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市場各層面之營運成本之檢討分析及源頭減量與再利用技術提昇: 調查分析廢機動車輛回收拆解業營運成本及二手零件營運量、拆解後可回收再利用物質之回收再利用市場。 檢討分析現階段回收拆解業行政管理補貼費用、回收業資源化差別費率可行性及施行方式,以及稽核認證作業所增加行政作業之成本效益。 國內機動車輛製造及輸入之販賣量及廢棄量之推估,以及廢機動車輛回收率之定義與統計方式之檢討。 評估以經濟誘因獎勵汽車製造業者或零件協力製造廠商使用回收再利用材質標示、限用含有害物質之可行性及研擬執行方式。 調查分析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業產值及研擬推估模式,並提出提昇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再利用效益之整體建議。 進行廢汽、機車各3場次之實場拆解分析,以推估廢車與拆解後廢車殼之合理重量,並依據拆解結果,分析車體所含可回收再利用材質之比例。 調查分析國外廢車回收拆解技術及應用工具,研擬國內回收拆解業可增加之拆解項目與做法,以及拆解業者配合增加拆解可再利用物質之意願及所需之設備及成本。 調查機動車輛製造及輸入業者新進製程技術所使用材料或元件應用之變化,研擬新的拆解、處理技術與去化管道,並研提具體管理策略。 蒐集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及其應用之相關資料,並探討RFID應用於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體系之可行性。   四、調查分析廢機動車輛未進入資源回收體系之原因,並研擬因應策略: 調查分析國內未進入資源回收四合一體系之廢機動車輛佔整體廢車回收市場比率及其原因與回收處理方式。 調查分析國內廢機動車輛未經由資源回收四合一體系之回收處理成本及未回收部份之環境影響成本。 調查分析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後進入資源回收四合一體系及自行利用之成本效益。 就法規面、經濟面、制度面及技術面等層面,評估將未納入資源回收四合一體系之廢機動車輛強制納入之可行性,並提出強制納入之具體建議及相關配套措施。   五、輔導改善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業者之回收處理及再利用技術: 依據國內外回收處理及再利用技術調查結果,將相關技術動態或設備資訊向國內廢機動車輛回收拆解業者進行推廣與輔導,以有效解決衍生物去化問題。應輔導回收拆解業者30場次。 國內廢機動車輛處理廠處理現況探討及邀請專家現場輔導。輔導各廢機動車輛處理廠乙次,輔導委員包含環保、工安、廠務管理、機具設備等專家各1人,進行整廠設備功能檢討與改善建議。 依據本計畫階段性之調查與研究成果,舉辦1場次之研討會及2場次之說明會,以廣徵產、官、學、研各界意見及提昇從事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相關工作人員之本職學能。 協助環保署設計製作相關廢機動車輛回收拆解處理等作業手冊。   六、協助環保署廢車粉碎分類示範廠委託操作之監督營運工作: 審查示範廠營運單位所提之工廠營運管理計畫、報告、表單、紀錄及相關事宜。 示範廠營運單位所提之環保維護、環保檢測(驗)審查。 監督示範廠操作營運單位妥善使用並維護相關機具設備。 監督並輔導示範廠營運單位整廠經營管理、設備操作維護、人員訓練、貨品進出管制、廢棄物清理及其他有關示範廠營運之作業,並將工作過程及結果作成書面紀錄。 上述1至4項工作內容於工作季報(每年1、4、7、10月)中說明,必要時需於環保署通知後15日內提供審查紀錄以供檢核。 指派專案工程人員一名至示範廠進行監督輔導工作(每週至少一次)。該專案人員其學經歷具專科以上學歷,且具備3年以上之機械、電機等相關廠務經驗。   結 果 以下概要說明本計畫一年執行成果: 提送歐盟廢車回收指令、荷蘭廢車回收法、德國廢車處置法、瑞典廢車拆解法令、日本自動車回收處理法全文中英(日)文對照譯本及韓國電器產品及廢車回收法廢車部份中英文對照譯本,完成日本及歐美各國回收制度及回收成效比較。 協助「廢機動車輛報廢回收系統」部份規劃與系統改善建議、完成「廢機動車輛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修訂、提送「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稽核認證作業手冊(廢機動車輛類-回收業)」修訂草案,進行下一年度稽核認證作業程序簡化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