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

計畫名稱: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

計畫編號:111A231

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邱繼偉(李元陞)

計畫期程:111年7月7日起111年11月30日止

 

中文摘要關鍵詞:

空氣品質滿意度調查、空氣污染防制政策、管制策略宣導

英文摘要關鍵詞:

Air Quality Satisfaction Survey,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 Control Policy, Publication Of Ai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摘要

藉由本次「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本計畫已初步掌握民眾對於我國空氣品質施行成效之現況滿意度與聚焦關切議題,而本次問卷調查作業總計回收1,369份有效問卷(面訪175份、網路1,194份),相關重點回饋包含有民眾有感/待改善政策措施、陳情案件處理滿意度、空品監測網應用情形等;而由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雖近年各縣市空氣品質改善工作已逐見成效,惟多數民眾對於相關空氣污染物削減、空氣品質改善效益等瞭解情形與感受性仍稍嫌不足,顯見相關空品改善成果與民眾有感度之鍵結度尚有提升空間。

有鑑於此,本計畫亦配合前述問卷調查之結果,辦理1場次空氣污染防制政策溝通研討會,並邀請本次調查成果應用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我國空氣品質管制策略實施行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結果,透過諸如「提升民眾好感度(新媒體科普傳播技巧)」、「空氣污染成因(大氣能見度與衍生污染物)」主軸等專題演講內容,提升環保署及各縣市環保機關對於相關推動政策之溝通效益,以凝聚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對於我國空氣污染改善共識,進而擘劃我國空氣品質改善之可期願景。

前 言

臺灣由於經濟成長迅速,於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各項空氣污染物質,導致自然環境危害並造成民眾健康之影響,而有關空氣污染物的產生也與能源使用、產業製造、交通運輸、廢棄物露天燃燒、建築營造及民眾活動等許多面向密切關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21年9月所發布之全球「空氣品質指南」(Air Quality Guidelines, AQGs),針對空氣污染之建議,應讓人群減少暴露於空氣污染之下,並進一步提出相關人體健康基準之各項污染濃度建議值。而包含上述空氣污染情形,各式環境污染儼然已成為全世界及我國重要的議題。

為完善各項環境污染之因應策略與對應機制,我國環保機關早已積極採取各項管制作為,以降低環境各種污染,也因空氣污染的來源眾多、成因複雜,包含地形、氣象、經濟活動等因素,單一管制作為不易有成效,使得空氣品質改善的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與任務;故環保署2022年施政計畫即著重於清淨空氣、循環經濟、改善水質、永續世代、友善環境,以及綠色生活等施政主軸,建立完善之政策及法規並落實施行,以跨部會合作、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方式,實現我國空氣清新、減緩氣候變遷及健康永續之目標願景。

而藉由年度問卷調查工作執行,本計畫已依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具體分析與建議,並於11月25日辦理1場次空氣品質防制政策研討會,會中則邀集中央與地方環保單位及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我國空氣品質相關管制策略實施情形與民眾關切之調查結果,最後並彙整相關與會人員回饋建議資訊,以提供環保署用於各項污染管制措施之擬定參考。

執行方法

  • 進行民眾空氣品質滿意度、意向調查及宣導

設計空氣品質滿意度及意向調查問卷,以全國22縣市為調查範圍,針對不同區域特性之民眾設計問卷,包含移動污染源交通熱點、港區、工業區等三大污染源場所周邊之居民,再進行滿意度及意向調查,問卷內容經專家學者效度檢核及預試後,才進行正式施測。問卷題目至少20題,至少完成1,200份問卷並提供有效問卷之受訪民眾每人文宣品1份。

  • 辦理1場次空氣品質防制政策研討會

依循前述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具體分析與後續政策推動建議,透過辦理1場次空氣品質防制政策研討會,邀請本次調查成果應用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我國空氣品質管制策略實施行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結果,以提升環保署及各縣市環保機關對於相關推動政策之溝通效益,並進一步凝聚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對於我國空氣污染改善共識。

結 果

藉由本次「空氣品質施行成效評析與民眾關切意向調查」計畫執行,工作團隊已初步掌握民眾對於我國空氣品質施行成效之現況滿意度與聚焦關切議題,而本次調查總計回收1,369份有效問卷(面訪175份、網路1,194份),相關重點回饋包含有民眾有感/待改善政策措施、陳情案件處理滿意度、空品監測網應用情形等;而由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雖近年各縣市空氣品質改善工作已逐見成效,惟多數民眾對於相關空氣污染物削減、空氣品質改善效益等瞭解情形與感受性仍稍嫌不足,顯見相關空品改善成果與民眾有感度之鍵結度尚有提升空間。

有鑑於此,本計畫即辦理1場次「空氣污染防制政策溝通研討會」,並邀請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共同與會,會中除分享本次問卷調查回饋成果外,亦透過諸如「提升民眾好感度(新媒體科普傳播技巧)」、「空氣污染成因(大氣能見度與衍生污染物)」等專題演講內容,以增進空品維護工作相關從業人員之政策溝通效益,凝聚中央及地方空污防制工作執行共識,進而擘劃我國空氣品質改善之可期願景。

Through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Air Quality Control & Public Opinion Survey this time, the task force began to master the general public’s satisfaction and issues of concern for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air quality control in Taiwan. Among a total of 1,369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in return (from 175 face-to-face interviews and 1,194 online survey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edback includes the general public’s satisfied/disappoin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handling of individual petitions, application of air quality network, etc.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time, despite the improved air quality in various counties and cities over the years, most people still hav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sensitivity to the reduction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 benefits of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Apparently,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improved air quality and the general public’s perception.

In view of this, an “Air Quality Prevention & Control Policy Communication Seminar” will be convened to engage both central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Aside from sharing the feedback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time, the seminar also provides lectures on “increasing the general public’s satisfaction (through new media and popular science)” and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based o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derivative pollutants)” to enhance effective policy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ersons engaging in the air quality maintenance industries, help central competent authority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works related to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reby creating a promising future f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aiwan.

結 論

本計畫已完成各項計畫工作內容,以下茲彙整相關執行成果之3點回饋結論。

一、依據此次面訪及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受訪民眾對於空氣品質現況感到滿意或持平,僅有不到三成(27.0%)受訪民眾對於空氣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意,且多集中於受地形、氣候條件影響季節性空氣品質的中、南部縣市。

二、有76.5%受訪民眾對於現行空污改善措施及成果內容不夠清楚,顯示可在空氣污染防制政策的宣傳與說明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三、針對民眾感受較為顯著/有感之改善措施調查部分,包含「老舊機車淘汰補助(53.3%)」、「低污染車輛推廣(31.7%)」及「設置自行車綠帶等綠化設施(26.1%)」等較為貼近民眾日常生活之措施,已獲得民眾一定程度的肯定,顯見近年政府於移動污染源改善措施已逐步獲得民眾認同。其中「老舊機車淘汰補助(53.3%)」為民眾認為改善成效較為顯著之空污管制措施,主要係受惠於經濟補助政策工具之本身效益而促使多數民眾認同有感。

建議事項

  • 固定污染源改善措施仍需進一步提升相關宣導作為。
  • 循序漸進改善移動污染源,並進一步結合實質減碳效益(老舊機車汰換)。
  • 定期掌握重大空污輿情,並即時澄清錯誤資訊及妥善回應民眾疑慮。
  • 妥善運用並整合相關宣導資源,多元化應用民眾獲取資訊管道(精準受眾)。
  • 適時導入數位傳播及多元科普應用,增加民眾對政策作為之關注度。
  • 強化空污知識與自我防護性別平等宣導工作,以維護相對弱勢族群健康權益。
  • 呼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空污與減碳工作是一體兩面且互為共利。